文字logo

慈溪 • 缅甸 • 越南• 东莞

GRS|RCS|OCS|GOTS|BSCI|诚信品牌咨询服务商

企业咨询
首页 >
企业管理咨询

中小企业质量管理的现状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9-08-19 点击率:1880

"在给企业进行管理诊断的过程中,发现我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意识淡薄,缺乏系统管理的知识和思路,导致质量问题严重,企业越发展越发后劲不足,市场越做越小。企业想做大,必须从最基础的质量管理抓起。

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要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普遍采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其质量管理体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逐步改进。



"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质量意识的观念。质量意识是人们对于质量要求的正确理解和判断,以及对于用经济合理的方法达到质量要求的探索与行动,也就是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经营管理者做好质量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于一些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小企业来说,其主要任务是“完成指标”、“符合标准”,在领导及员工的思想中树立的是“数量第一”的观念意识,有些甚至只求数量,忽视质量,连起码的符合标准都做不到。对于一些私营企业,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主管,由于自身素质限制,他们关心的首要问题是企业的近期效益,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及战略考虑,无视新生企业的挑战和国际竞争的冲击,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样的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实际上已经弱化,发展潜力有限,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2.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不健全。人员、设施、工作环境、信息资源、利益相关者及其财力和自然资源等方面是质量管理的必要条件,中小企业规模的限制使得其质量投入严重不足,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简单,职责不清,部门间协调不足。其质量体系源自高层管理人员的主管意识,经过产品、研发、生产到质检终止,该过程中不存在质量控制与改进,导致企业无法有效地制定质量管理方针、目标,没有清晰的可操作的权责分配控制架构,大大限制了其产品质量。

3.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发展滞后。许多中小企业以“包”代“管”,以“股”代“管”,过分强调技术性、行政性和经济手段。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计量工作标准化工作、质量信息管理、质量教育、质量组织与责任、职工质量管理活动等。一些中小企业人员素质偏低,掌握应用统计技术基础差,在管理工作中口头沟通多于书面沟通,组织运行靠的是经验或记忆,即使有完结的工序也缺乏全面的记录或流于形式,致使企业的工序常处于现场不受控状态。

4.没有专门的质量管理人员。中小企业在指定管理者代表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要么委派能腾出时间与精力去应付认证文件编制和现场审核,但却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联的人员;要么委派无质量管理经验与专业知识,无力潜心钻研ISO9000族质量认证标准的人员,这都会造成管理者代表无法制定合理而明确的质量方针或目标,无力自行领导编制企业质量文件,只能凭空想象或盲目抄袭,最终不能适应企业的需要。另一种情况是对管理代表没有进行与岗位相适应的明确授权、长期任命,或该代表在员工中不具威信,从而使得贯标过程变得举步为艰,贯标结束,此类人员领导质量管理的任命就结束了,企业很难进行质量体系的自我改进,质量管理水平一路下滑。认证工作流于形式。

5.对质量管理工作的投入严重不足。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经理层,其主要精力都投入在销售、对外联络等事项上,而对于贯标认证这样的事关质量生命的大事却尽量“放权”,很少亲自过问,甚至对企业的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也交由部下决定。更有甚者把贯标“全权”交给认证咨询公司“一手包办”,用以质量管理的成本投入更加“经济”,从专业认证咨询公司的付费到内部质量管理相关组织机构的设置,人员及检测仪器的配备都是能省即省,其结果要么是编制的质量体系认证文件与企业质量管理需要严重不符,要么是建立的认证质量体系无法在企业中顺利推行,质量管理水平仍就无法提高,使企业在国际化的市场竞争中很快会被淘汰。

企业要想做好、做强,一把手必须率先重视,从学习认证标准开始,设计企业的质量管理流程,使用于认证的体系文件既要符合认证标准,又要与企业实际相适应,质量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管理才能越做越好,企业发展才能蒸蒸日上。质量认证工作是企业的大事,千万不能等同尔戏。"


请升级您的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11 或以下浏览器: Firefox / Chrome / 360极速浏览器

回顶部